2021年4月15-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

放眼全球,中国的表现尤为“抢眼”。2012年,中国的新增癌症病例数及癌症死亡病例数,分别占了世界重病例数的22%和27%,堪称“癌症大国”。
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数据显示:我国全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为392.9万,新增癌症死亡病例数为233.8万,其上升的“脚步”扔未停止。

是谁夺走了我们的健康与生命?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数据登记中心测算,我国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乳腺癌发病患者约有20.1万。所以,呼吁大家提高防癌抗癌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早筛查早治疗!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之际,为了便于更好地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成都颐和医院将在2021年4月15日--4月21日,开展“2021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大型公益活动。届时,我院将发起乳腺专项援助政策,进行公益专项援助及三甲专家联合会诊活动,解决乳腺患者患者盲目就医、经济负担等就医难题。

此次肿瘤防治宣传周,可享受以下优惠:
★三维断层扫描乳腺X射线检查费用,优惠50%
成都颐和医院-2021肿瘤防治宣传周专家团

吴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与功能性外科分会乳腺肿瘤整形外科学组全国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甲状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乳腺癌、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简介:擅长乳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综合治疗、熟练掌握腔镜、麦默通、乳腺导管镜等微创外科诊疗技术以及复杂乳腺、甲状腺肿瘤手术。将美容整形外科技术运用于乳腺甲状腺外科手术,为患者提供乳房整形、乳房再造技术。

杨枫
主任医师/教授
原成都市三医院大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创新型医院乳腺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会乳腺癌筛查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常委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乳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简介: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从事胃肠外科,乳腺外科41年。其间担任普外科主任15年大外科主任8年,常年授聘于华西医科大学胃肠外科硕士、博士生毕业答辩教授。
擅长:乳腺及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治、乳腺炎性疾病、乳腺美容及功能保护。

杨万红
主治医师
成都颐和医院乳腺外科
简介:从事乳腺、妇科工作十余年,曾在省内三甲医院工作,在乳腺、妇科各种疑难杂症综合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医院中青年技术骨干。
擅长: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炎、导管内乳头状瘤、男性乳房发育、乳腺纤维瘤及副乳等各种妇科疾病的诊治。

蔡艳丽
主治医师
成都颐和医院乳腺外科
简介: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乳腺疾病诊疗27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与全国第八届、第十二届乳腺癌规范治疗与进展研讨会。论述的《乳腺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得到中外学术界的高度认同。
擅长:在治疗内分泌调节、经络渗透、免疫调节等方面治疗乳腺增生、乳腺良性肿瘤、急/慢性乳腺炎、男性乳房肥大、乳房发育不良、乳头溢液、副乳、巨乳等乳腺疾病方面疗效显著。
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1、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2、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检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检查消化道癌等。
3、要根据个体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选择合适的体检间隔时间。
4、防癌体检专业性强,讲究个体化和有效性,应选择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癌症的发生是人类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